古韵乡愁里的常德河街

□肖红



清明时节又回到了家乡常德,家门口的那条古街像一本好书,让我百读不厌,流连忘返。

此时,夜幕降临,春雨刚歇,空气中氤氲着一种湿润清新的气息,让人心旷神怡。“穿紫河上紫气东来,一条老街乡愁还在,你若不来我的花不开……”穿紫河边,常德河街旁,一首《你不来船不开》正在桨声灯影里传唱,吸引人循声而来。

水是常德的灵魂,一座常德城就在水网中。沅江和澧水均在常德穿城而过,浩浩荡荡注入洞庭湖;城市腹地的穿紫河成了奔流千年的古运河,波光潋滟。常德河街就在穿紫河北岸,沿河而建,应水而生。“穿紫河”名字来自曾在常德做过司马的唐代诗人刘禹锡《采菱行》:白马湖平秋日光,紫菱如锦彩鸳翔。取诗中“紫菱”之意,穿紫河得名颇具诗意。

晃动的河流、氤氲的水汽、暖色的灯光,给河街笼罩了一层温暖油润的气氛。此时,各家铺子旗幌在风中张望,贩夫走卒沿街叫卖,坐在河边捶衣服的浣衣女,穿长衫马褂的读书人,着洋布裙子坐黄包车的妇人,都在向你微笑,让你恍若隔世,上世纪初的常德风情,浓缩在一场表演中,惟妙惟肖。青石板、仿古楼,戏院、洋行、会馆、茶楼、客栈以及各种传统店铺扑面而来,让你仿佛穿越百年。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不复存在,脑海中涌现的是逝去的市井文化。古色古香的戏台上,常德丝弦、汉剧高腔、澧州花鼓等民间曲艺轮番上演。麻质画、桃源刺绣、常德木雕、花鼓戏、澧水船工号子……种类繁多的“非遗”沿街散布,这既是常德厚重的“文化家底”,也是文旅融合的“丰富宝藏”,吸引着各地游客来采撷。

更有让老饕们垂涎欲滴的,在美食一条街,当地传统特色美食都在这里集聚,桃源擂茶、澧州钵子、石门肥肠、汉寿甲鱼,令你满口生津;常德米粉、蒿子粑粑、津市糕点,以及烧烤、奶茶,让人目不暇接。一些店铺的名字,如“小时候的味道”“老味道”“老常德”等,撩动你的味蕾。走累了,风雨长廊随处可见,亭中听雨,夏日乘凉,又是另一种体验。如果晚上三五好友相聚,炖上几个钵子菜,大快朵颐,更是绝佳风味。特别是喝上一碗擂茶,更让你神清气爽,满口生香,这种源于汉,盛于明清的特色饮品,是常德人待客的首选茶品。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手持擂棒,将花生、茶叶、生姜等,分量混合,细细研磨,然后将研磨的茶粉置于碗中,开水冲泡,顿时满屋生香,轻啜一口,回味绵长。这些舌尖上的幸福不仅让人体验了常德老味道,也体会了蕴含其中的常德人的匠心传承,重温了乡愁中的温馨。

河街无处不让常德人感到是留住乡愁、延续乡愁的地方,也是异乡人感受乡愁、牵动乡愁的地方。

实际上常德河街本在沅江畔,据考证,它始于战国楚威王治下,成于明朝正德年间,盛于清末民初时期,毁于日寇入侵之时。曾经是近代中国第二大桐油码头和全国重要的商埠物流中心。“大河街的金子,小河街的银子。”旧时河街的繁华,从民间歌谣中可见一斑。

只可惜,1943年常德会战,尽管常德军民不惜一切代价抵御日寇,但包括河街在内的不少老建筑还是被夷为平地。抗战胜利后,河街居民重建家园,但规模缩小,风光不再。1986年,为修建防洪大堤,原河街拆除,旧建筑荡然无存。

但关于河街的记忆,时常萦绕在常德人心头。为还原河街旧时光景,2014年常德市两会,有政协委员提交了复原清末民初常德河街场景,打造文化旅游亮点的提案,被常德市委、市政府采纳。经广泛调研,慎重决策,确定在穿紫河北岸易地重建河街。两年后,常德河街建成,总用地面积约13.28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约7.78万平方米,街区总长度约1500米,单体建筑211栋,商铺368间,打造了一座集旅游、休闲、度假、居住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,最大限度地复原出古街的原始风貌。

你走过河街,可以看到吊脚楼、封火山墙、窨子屋又回来了,热闹的“湘西大码头”再次从沈从文的笔墨中走出来,从黑白老照片里走出来,重新活跃在常德市民的生活中,成为一幅会动的常德《清明上河图》,成为常德重要的文化展示窗口,更成为中外游客的“打卡点”、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。

历史上,常德曾遭受七次毁城之灾,又七次重建。古城一次次从废墟中重生,不断创造新辉煌,靠的正是那割不断、毁不掉的文化根脉。实践证明,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,自然人文交汇成和谐宜居之地,中国的发展才有根可寻,人民的幸福才能根深叶茂,源源不断。


分享 :